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两者的性质,出发点都是不同的。
所以在殊途同归的挽回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两者的差异。
对于真性和假性分手,在本质上两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
真性的分手,一般都是在理性的思考,利弊的权衡后,做下的决定。
或许是因为多种感情问题的累积一直得不到解决,于是不想再解决了;又或者认为这段感情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也不想再修复彼此的关系;
而假性的分手则往往带着冲动的情绪,一时情绪上涌做出的选择,分完手冷静下来,会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
这样的假性分手,分手并不是你的本意,因为你清楚你还是爱对方的。是带着你另外的目的而去做的行为。
这些目的,可能是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想利用分手来“鞭打”他;
也可能是对方做了让自己生气的事,希望通过分手来让他认识错误;
又可能是在亲密关系中感觉不到被爱,想测试一下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那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用分手的方式来实现自己这些目的呢?
大多数选择用假性分手的方式来实现一些情感目的人,往往是源自于他们内心的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情绪的产生则是源于你单方面害怕对方不爱你或者你觉得不重视。
所以你通过“作、闹”或者“分手”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情绪,同时来验证恐慌情绪的来源——是否真的如你所想一样。
就好像,你常常要求对方为你做一些你认为很简单的事,但结果对方却没有做到。
这时你的焦虑情绪就会上来,你就单方面的认为,这么简单的要求都达不到,他肯定不够爱你,那好,分手吧!
但是,自始至终,你也不去问他为什么没做到,也不去思考是不是你提出的要求对他来说并不简单,你就莽下判断了。
你是试图通过分手这个手段来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内心深处又是多么需要对方在乎你,肯定你,向你道歉认错或解释,拒绝分手。
但是,对方这样做了,你内心的矛盾感和生气的情绪就解决了吗?或者说,他实现了你的目的后,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那Ta呢?Ta的感受你在乎过吗?
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继续重施故伎?
若然你真的这样想,那可曾想过,万一Ta爽快的答应了分手呢?也就彻底被你玩砸了。
所以,这种错误的解决方式,不仅不能解决你的焦虑情绪,反而还让你陷入了“焦虑—反复”的矛盾心理中。
这种的心理,让你循环在焦虑、恐惧、逃避之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亲密关系”老师,而后期的成长经历又是第二任“亲密关系”老师。这些就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所以很多时候,你爱提分手表达情感需求方式是承继了早年原生家庭处理情感问题方式的影响。
但是这些,很多人自己是没有察觉到。
这里,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让你有更深刻的体会。
就比如:父母给你从小的保护与偏爱过少,你对后期的亲密关系就会是一种比较偏执的状态,你会用一切的方法去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所以你很喜欢用分手去测试自己的预设是否是正确的。
再比如说:你与父亲的关系很紧张,那么你就会在后期的亲密关系里。用不断的分手为要挟,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规则。
因为父亲在家庭关系里,就是规则和权威的代表。
而一个人如果和父亲关系极度紧张,就说明了他从小的规则意识就不强。
越是规则意识不强,就越会想用规则和权威去掌控关系,就越是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安全感的问题。
那么,在这两个根源之下衍生出现在这样喜欢用分手来实现情感需求目的我们,能否让自己改造过来?
又或者说,能否在犯下这种假性分手的错后,去挽回对方呢?
那当然是可以的。
而具体的我们要怎么做,我们会在明天告诉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