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感情得以成功挽回的标志,并不是Ta开始回应你,而是Ta开始变得主动。
——青玖情感
只要Ta理我
我遇到的,想要挽回的咨询者们,往往都卑微的。他们习惯于将自己的地位压得很低,将自己的态度摆的很低,将自己的需求控制的很低。甚至对于我提供的情感咨询服务,都抱着最低的要求。
“老师,只要Ta肯理我。”
“老师,只要Ta 把我的好友加回来。”
“老师,哪怕真的做朋友也行。”
种种种种,都是我经常听到的话。
对于旁观者来说,会觉得他们爱的深情而可怜。但对于我来说,只会感到无奈。如果说挽回,只是以达到这些诉求为标准的话,那我作为一名情感心理咨询师,价值着实被拉低的不轻。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也让我们给“挽回成功”定下一个标准。
挽回成功应该是,情侣双方重新建立起彼此认可的情侣关系,并且在这段关系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并愿意为关系的长期存续做出努力。
简单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就是复联、亲密、平等、主动。这四大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主动最难
在定义挽回成功的四大要求中,前三个,即复联、亲密、平等都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之说以,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复联是挽回的第一步,即恢复沟通,这一点并不难做到。而亲密和平等是指保持密切,且相对和谐的相处状态,友情同样具有亲密和平等的特性。
但主动就不一样了,主动意味着对方要求情感和行为的付出,且要对这种付出,甘之如饴。这牵涉到了爱情。
所以,想要挽回成功,就必须激发对方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得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得吸引力。这就是所谓得“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揭露的就是激发个体主动性与奖励之间的关系。在情感挽回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错误操作。那就是通过积极的回应,反复的邀约、纠缠、奉献甚至赠送礼物,来企图激发挽回对象的主动性。这样的方式,初始或许有效,但最终都会因为德西效应的存在,而使得对方彻底对挽回者失去兴趣。
奖励的适度性
人在情感交流中,需不需要奖励和反馈?很显然是需要的。积极的反馈,如肯定、夸奖、理解、包容会让对方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激发积极性。
但需要,不意味着就可以无限制的去做。
在挽回过程中,所有的奖励都应该是适度的。
奖励的适度,指的是我们为对方提供的情绪价值也好,物质价值也好,都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对方向你借钱,你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生活的范围内,评估对方借钱的用途,是否着急,是否必要,再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而不是为了满足对方没由来的物质需求,不惜掏空家底。同样的,情绪价值也是一样的。你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一定要与当前的身份所匹配。如果你们只是普通朋友,你就不能提供情侣,才能提供的情绪价值。
除此之外,你要学会调动对方的兴趣。两个人在一起,最初会有权衡利弊的考虑,但后期依靠的都是个人兴趣的吸引。换句话说,你要让对方觉得给你在一起是一种享受,能够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只有这样,对方才会渐渐地主动起来。要达到这一点,你就需要控制奖励的给予。人只有在不被满足时,才会变得主动。同时你还要学会投其所好,在其感兴趣的方面,释放自己的魅力。对方在创业期,你就要能够提供各种专业的意见;对方热衷享受生活,你就要让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你与对方感兴趣的方面契合点越多,你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如果一份奖品唾手可得,便不会再有吸引力。挽回爱情,也存在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情感#
分手后,爱过的人们在想什么?
安全感对人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一招挽回心爱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