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小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很多年后,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吹着夏风的傍晚,他开着奥迪来接我下课,我们在水井坊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馆享受了一顿法国牛排,然后去九眼桥的廊桥散步。
桥下水流蜿蜒,锦江畔有几个艺术学院的帅哥美女正在献艺,歌声宛转悠扬。
这时,灯光同时亮了起来,江面波光粼粼,似游龙在水中跳舞。
我们赏着美景,聊着古今,说着情话,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
我很怀念那个完美的夜晚,总遗憾那时的我太年轻,为何要和他发生那么多冲突?情绪上头时为何不忍一忍呢?
我一直期待能拥有一段完美和谐的关系。
然而,这些年来,我却发现:冲突总会出现,要是怕吵架破坏关系,而压着自己的情感,就会越来越不快乐,甚至失去自我。
那么,这个世界上到底存在完美和谐的亲密关系吗?
享誉全球的“静止脸”实验重要研究者,临床心理学家埃德•特罗尼亚博士通过五十多年的实验发现,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和谐的亲密关系!
他和医学博士克劳迪娅•M•戈尔德合作,把他们的研究写进了一本名叫《冲突的力量》的书。
书中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临床案例给我们解释了,误读、争吵、混乱等冲突对建立安全、稳固和长久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01 “健康的关系”不等于“完美的关系”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不完美”本就是必然的。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在他的《时间简史》中强调了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从错误中演化而来的。
“有些错误可能会产生新的大分子结构,这些大分子更擅长进行自我复制。因此它们具有优势,并产生了取代原来的大分子的趋势。这样一来,演化的过程就开始了,这个过程导致生物体朝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善于自我复制的方向发展。”
他认识到:“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如果没有不完美,你我都将不复存在。”
这个理论在关系学中也同样适用。
正如“被误读是说话者的宿命”一样,处于关系中的我们因为误解、冲突而产生各种不完美的互动也是必然。
作者曾在一段正常的母婴互动视频中观察到如下场景:
婴儿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但母亲此时却试图吸引婴儿的注意。
不过,婴儿没有理睬母亲。接着,母亲把手从婴儿的嘴里拿出来,轻轻地往后挪了挪,母女俩的目光交汇在了一起,她们都露出了笑容。
然后,母亲靠近了婴儿,但婴儿却又看向了别处,就这样,新的一支“母婴之舞”又开始了。
后来,作者又做了大量的实验,结果发现:
在典型的健康亲子关系中,有70%的互动都是不同步的,失去联结是互动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只是这种试错和纠错的过程发生在转瞬之间。
当孩子通过努力修复这种错位时,Ta的内心会接收到这样一种暗示:“原来我可以克服困难”,这让孩子收获自我价值,从而产生一种极致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要是在我们的童年中,缺少这种不断出现的“错位-修复”体验的话,长大后的我们往往会采取逃避、退缩、悲观等消极的方式来处理关系。
02 “健康的关系”需要“足够好的努力”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YouTube上那个播放量很高的“静止脸”实验。
事实上,埃德·特洛尼克博士花了50年的时间,找来了很多对母亲和宝宝,做了一系列“静止脸”实验。
实验的基本要素都很相似:
刚开始,让母亲和孩子正常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
然后,让母亲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即“静止脸”),无论孩子做什么,母亲都面无表情。
接下来的实验就各有所不同了,实验者调整了母亲保持静止脸的时间长短,还有婴儿的年龄大小等等。
最后,埃德·特洛尼克博士发现: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Ta会尝试和母亲取得联结。
但如果孩子一直得不到回应,Ta就会开始形成自我安抚的行为,比如吃手指、抓自己、不再理睬旁人等等。当孩子多次体验到这类情况时,他的发育会变得迟缓,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还可能死亡。
但如果调整母亲保持静止脸的时间,恰好在孩子能够承受的压力范围内,孩子则会开心地认为妈妈恢复正常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会让亲子双方联结更紧密,孩子的内在价值感增高。
“静止脸”实验让我们明白,关系的维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虽然我们不能每次都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信息,但如果我们每次都能舍得花时间弄懂孩子的意思,那么孩子就能通过适应我们的失败,学着处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
反之,要是我们无法容忍关系中的不完美之处,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出于顺从而丢掉真实的自我。
03 在“不确定”中获得成长和疗愈
梅从小是个乖乖女,她27岁前的人生一直按照父母铺设好的道路前进。
梅的成绩优异,理所当然地考进了一所好大学,并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教育专业,接着她按照一条可以预见的道路读了研究生。读研期间,她开始与一位高中老师约会。
她的父母非常满意她男友随和的举止。
梅却越来越烦闷。
她和男友从不吵架,但与此同时,她也体会不到激情和喜悦,她发现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线的那端掌控在父母手中。
当父母催促她赶紧和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婿结婚时,她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她在沉默中爆发了,她决定和男友分手,她要打破这种完美无缺的假象,重新找回自我。
“叛逆”让她体会到了做自己的快感,但父母受伤的眼神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让她感到痛苦和忐忑。
幸好,她的一位好友及时给予了她鼓励,她开始对未来燃起了一丝希望,她给了自己时间,让自己和眼下的混乱共存。
她想起了小时候最喜欢的运动,于是不再颓废地躺在床上,开始每个周末去游泳。
这个举动让她结识了一些游泳爱好者,大家相约一起训练,从此她不再感到孤独。
当她专注地游泳时,她体验到了精神完全融入身体的状态,随着每一次划开水面的规律动作,她逐渐体会到了一种平静而有序的感觉。
当她和伙伴一起交流时,她感到了自我意识的增强,她从新的关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给予了她改变职业的勇气。
她决定遵从自己内心的指引去做一个社会工作者。
在接受培训时,她遇到了查斯顿,他们很快就开启了一段恋情。
查斯顿和她之前的“完美男友”不同,他们经常发生冲突,但是他们并没有回避冲突,而是积极地面对问题,共同探寻解决之道。
在不断修复错位的过程中,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加深了,亲密感和联结感也增强了。
当梅在经历新的关系时,生活的不确定性让她暂时处于了混乱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构建出一个更加真实的自我;当她反复体验到错位到修复的过程后,她增强了自我价值感,也疗愈了原生家庭给她的童年阴影。
不过,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像梅这样有勇气来打破“完美”的假象,让自己置身于不确定的关系之中。
传统文化和周围社会对完美的推崇,让很多人都追求完美状态时的极致掌控感。
于是,有人害怕产生冲突会打破夫妻恩爱的“完美形象”,干脆对伴侣不再有好奇心,甚至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可要是我们不能容忍关系中的“不完美”,我们就会为了维护“完美”而不得不戴上面具生活,这会导致抑郁、焦虑、进食障碍和其他情绪问题,最终阻碍我们的成长。
作者认为,“在我们努力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与他人的边界发生碰撞来找到真实的自己。”
毕竟,生活本就如此复杂,混乱就是常态,不妨坦然地接纳冲突,希望始终在前方。
只要我们始终抱有希望,并能积极地面对冲突,努力寻找彼此的联结点,那么,不断经历关系的错位与修复的过程,反而能够帮助我们建立长久而稳固的健康关系。
关注@暖心小月,愿我们都成为生活的勇者,找回真实的自己,享受余生的美好。
评论